7月22日,中核集團在福建福州召開先進核能產業發展座談會,宣布我國首臺第四代百萬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設計,具備上報審批條件。這是我國“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的重大進展,也是中核集團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核工業和中核集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聚焦“國之大者”,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攜手各方推進中國核工業高質量發展、確保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實踐。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永禮,國家原子能機構二司副司長于曉麗,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副司長侯偉,國家能源局中國核電發展中心主任茍峰,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中國工程院院士汪華林,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凱,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鄭硯國等出席會議并致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能源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指明了前進方向。
快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它利用快中子進行核反應產生熱量發電,是國際上公認的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中的優選堆型。目前國際上列入四代核電的六種堆型中三種是快堆,即鈉冷快堆、氣冷快堆和鉛冷快堆。其中,鈉冷快堆因增殖比高、嬗變長壽命放射性核素能力強以及固有安全性高三個特性,成為四代核電的首選堆型。
作為四代核電里研究最為廣泛深入、運行經驗最多的堆型,鈉冷快堆目前已有超過400堆年的運行經驗,是四代核電里發展最快、技術積累最豐富的堆型。可以說,快堆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對我國實現能源安全以及核能的可持續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快堆是我國“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發展“三步走”戰略至關重要的一步。2011年,中國實驗快堆成功并網發電;經過十余年的研究、探索和工程實踐,目前我國已自主掌握了大型快堆的全部核心技術和配套技術,同時形成了一條全球最為完整的快堆產業鏈。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商用快堆全面體現第四代核能系統對于安全性、可持續性和經濟性的要求,裝機容量將達到120萬千瓦。
會議期間,“中核(福建)先進核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金屬所與福建省科協共同為“中核霞浦核電有限公司李依依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中國核電與福建省投公司簽署相關戰略合作協議,霞浦核電與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福建物構所、青拓集團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中國核學會快堆分會也同步獲批設立。